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发布日期:
2018-05-12
出处:
中华内科杂志, 2018,57(5) : 317-323.
摘要:

2000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首次发表了"隐球菌病治疗的实践指南",2010年更新为"隐球菌病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2010更新",该指南经过多年临床应用,确实发挥了规范隐球菌感染治疗的作用;但是在我国临床实施过程中,的确发现有很多不适用于中国的内容。我国2010年由《中国真菌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隐球菌感染专家共识",并无专门针对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的共识或指南供临床医生参考,另外国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也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为此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全国有关专家一起制订了本"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VIP指南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医脉通官方客服
2022.11.10
回复
回复 3559998:老师您好,本篇指南为VIP指南,需要开通会员才可以观看,您的VIP已到期。
3559998
2022.11.09
回复
看不了?
yangrongwen2014
2022.05.07
回复
是的
chai19841016
2020.08.13
回复
特别的及时,能充分填补自己的知识点
蒋昌伟贵阳
2019.12.16
回复
及时更新医学知识,更新医疗指南,对临床医生帮助很大
迪力夏提
2019.04.09
回复
解决了很多困惑,感谢有你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Lex666
于2018-05-14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的前身是中华内科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组。此学组在老一辈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家钟惠澜教授、吴朝仁教授、曹钟樑教授等人的领导下 开展本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并创建了《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杂志》。学组为我国防治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献计献策,曾召开多次重要的学术会议,包括1962年在长 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1963年在黄山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等,为本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0 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正式成立。

版权声明

【重要通知】 中华医学会版权指南已恢复下载功能,但需将APP版本升级至V7.0.10及以上版本,苹果用户需到APP Store升级,安卓系统用户需要到各品牌应用市场进行升级(如您的手机应用市场未更新,可使用“应用宝”APP进行更新)。 更新完成后在指南详情页点击“获取原文”即可将指南原文发送至您的邮箱进行下载。

置顶